1、选料雕刻的材料有很多,主要包括汉白玉、青白石、花岗岩、砂岩、软玉、石膏等。而石雕根据作品的作用、所处的位置和题材,选择用料是创作的第一步。选料分主动选料和被动选料两种。主动选料是石材决定题材,就是根据石料的大小、形状、硬软、色彩和颗粒的粗细等,因形就势,决定雕刻什么题材;被动选料是题材决定石材,就是根据题材的需要选择石材。主动选料比较容易,对石料的浪费较小;被动选料很难,因为无论长、宽、厚,多了需要去掉,既浪费石料又浪费功夫,少一点就不能用。另外有了裂缝不能用,杂色太多不能用,质地太松不能用……为选一块合意的石料,特别是大块石料,往往需要几天、几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2、勾勒轮廓以《工人头像》为例,勾勒轮廓就是在选好的石料上,将人物桌薜兀变头像大概轮廓画出来,以便合理利用石料和掌握其形状。这一步可以说是雕刻的设计蓝图,是雕刻的依据,它关系到作品整体造型的成败。勾勒轮廓不仅需要雕刻者本人作品原型的形态作出准确定位,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如《工人头像》原型,就是雕塑家陈德弘上世纪60年代共事的——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邵泉同志。勾勒轮廓前要先对石料进行找方,找方的作用一是把这块石料可用的部位框出来,并且可用石料的四个角都必须是直角;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这块石料的大小确定作品的比例,尽量减少石料的浪费。找方时用墨斗拉出直线,根据《工人头像》各部位的比例,用毛笔蘸上墨汁画出粗略的轮廓。然后就可以减荒了。图为陈德弘创作《高尔基像》,对于全身像的勾勒,一定要把握好实际的人体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