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赫:理性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时间:2024-10-13 00:37:36

昨日,在去花园散曰搬嚏嘀步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场景。一个中国的年轻保姆,带着两个讲汉语的外国小孩儿。保姆在两棵树的中间绑了一个睡袋,将弟弟放在了上面,哥哥显然很不孕驷巴墟高兴,嘴里始终嘟囔着地道的中国话。“阿姨,你就让我上去躺会吧!”“我也想躺上去玩!”“求求你了,阿姨”。年轻的少妇丝毫不动声色,只是说,“就让他躺着,他小!”

作过老师的我,一眼就识破了阿姨的思绪,看一个孩子是手把手,看两个孩子就要稳住其中之一,而且是年纪最小的那个。为什么?一方面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全。我不敢上前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但我想说,这个阿姨的教育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教育,即“说教又不告诉你为什么”式教育。

我们经常说,也经常听到一些说教,如“你去洗手去!”“你别摸那个行不行?”“吃完了再说话!”“再没礼貌看我怎么收拾你!”也许你看到这里会乐,也许还捎带些惭愧。如果是两个成年人对话(夫妻除外),你肯定不会说出这么不理性的话,那反过来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孩子成为了您的撒气桶了呢?请记住,蛮教不代表严教,指责不代表指导。你一再强调你要的结果,而孩子却始终不明白如何能够做到,哪怕是“吃完了再说话”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我们以这个为例,说的详细一些。“吃完了再说话”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沟通目标,沟通双方是父母与孩子。沟通动机为良性,沟通结果有益。确定了这些,我们就来说说沟通的技巧,你要想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你至少有以下三点准备:

勇赫:理性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3、准备好建议与鼓励。家长始终是以助手的身份出现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要达成你要求的目标,也需要你的配合。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提出了紧张系统的概念,当一个人有了目标,他就打破了最初的心理平衡,只有达成了他设的目标,才能重回心理平衡。他把这个过程比喻为“解冻、流动、重冻”,非常形象。而人与目标之间存在着吸引力与拒绝力,并且是双向的。简单言之,吃的饭越吸引他,他就越有可能放弃说话这个行为;家长再用栩栩如生的语言描绘吃饭的益处之后,“不让说话”就会成为非常小非常小的阻力,正所谓此消彼长。这项技术需要家长对生活有足够的热爱与关注,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当你用这种方法与孩子沟通之后,你其实就是心理学的大师,亲子教育的大师。

不动粗,动什么?动脑。运用理性思维引导孩子的理性行为,最终让儿童具备理性思考的能力,这就是我提出的理性教育。突然想到了一个特别哭笑不得的故事送给大家:有一个中国的家长很爱动脑子,他设计好了一个教育情景,而且是仿照美国一个成功人士的父亲。那天,他要求孩子登上椅子去够东西,就在孩子够东西过程中,他突然撤掉了椅子,孩子重重摔倒在了地上。看着孩子眼泪汪汪,父亲神情严肃而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请记住,不要相信任何人!”

理性就是合理化,让孩子能够真正独立生存与发展的源泉。

  • 汉语拼音的声调标注规律
  • 乳牙应该怎么样保存?
  • 制作奖状的微信小程序
  • 中班科学小动物怎么过冬教案
  • road rippers是什么车
  • 热门搜索
    贵州旅游路线 大庆旅游 日本旅游购物清单 雪乡旅游 旅游板块 大方旅游江门 承德旅游景点大全 荆门旅游 东戴河旅游景区 境外旅游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