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学习目标上大学里的学习目标是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前提之下,掌握更加精深的专门知识,禾孀嵛羟养成奋发进取的科学研究素质,成为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因此,必须了解和掌握眺螗熨膣本专业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形成宽厚而坚实的丰富的专业素养;必须具有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较高的水平。而中小学则是打基础的学习阶段,是学生的整体素质的从启蒙到提升与发展的长期过程。具体地说,中小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质,初步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技巧,锻炼自己的体魄,健全素质。
![大学新生必备:[2]如何适应大学学习生活](https://exp-picture.cdn.bcebos.com/444696013870d5417e7b76bb2e0f94fc518c804e.jpg)
3、在学习方式上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老师做一些启发性的指导和答疑解惑,大量的时间要靠大学生自己去支配和决策。一般而言,大学往往要在四年中学习30多门左右的课程,在实施学分制的学校,大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安排,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课程。而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则更加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循序渐进地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显示出学习的被动性和依赖性较强。
![大学新生必备:[2]如何适应大学学习生活](https://exp-picture.cdn.bcebos.com/c6b994775ddd884cabbdff946cef28066a01f64e.jpg)
5、在社会实践上在大学里,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有很多的自由空间属于大学生自己,这就为他们开展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和客观保障。况且,在学校还有那么多的机会让大学生去接触社会。而在中学里虽然现在的基础教育中也强调研究性学习,各个学校也都根据自己的条件在争创特色,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实践性环节上很下功夫,但是总的来说还是社会实践偏少。
![大学新生必备:[2]如何适应大学学习生活](https://exp-picture.cdn.bcebos.com/e6ae36066b0192dd67b766401a87031c98c0f04e.jpg)
6、后记只有了解大学里的学习特点,才能尽早平稳过度“心理不应期”,才能树立起新的学习观,才能真正在大学里达到发展与健全自己的素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