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把大段仿说的语言分解成小块,增强理解,然后重新组合。比如“打开冰箱”、“拿出苹果”在教的时候,家长要做出相应行为,每一步到底是什么意思,帮助孩子理解。

3、遵守“少即是多“的原则:多鼓励结构简单的功能性的语言。

5、避免使用孩子的名字:比如打招呼时会说“你好敏敏”,孩子也会照说“你好敏敏”,那我们训练时就教TA“你好”。

7、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在同一水准示范:也就是说,你想要孩子怎么说话,你就用什么方式来示范语言。

时间:2024-10-11 22:39:22
1、首先把大段仿说的语言分解成小块,增强理解,然后重新组合。比如“打开冰箱”、“拿出苹果”在教的时候,家长要做出相应行为,每一步到底是什么意思,帮助孩子理解。
3、遵守“少即是多“的原则:多鼓励结构简单的功能性的语言。
5、避免使用孩子的名字:比如打招呼时会说“你好敏敏”,孩子也会照说“你好敏敏”,那我们训练时就教TA“你好”。
7、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在同一水准示范:也就是说,你想要孩子怎么说话,你就用什么方式来示范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