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结构化思考也是时间管理的利器

 时间:2024-10-14 06:28:51

我常常说一个人如果建立比较多的思维框架,他的时间管理能力也会变强。为什么说结构化思考也是时间管理的利器

这是怎么道理呢?

具体到任何一项看起来平凡的工作,其实都包含种种框架。如果你对工作有了整体框架的概念,你就能提前预判你的时间支出,进而合理安排精力来响应各种可能的事项,特别是把一些不重要的事项提前在碎片化时间里给予响应,或者把一个工作衔接中不可避免的碎片时间用于思考其它的问题,不但可以充分利用时间,也是一种换脑休息的方式。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你的时间利用效率。

我在写《不要等到毕业以后》这本书,谈到大学生想换专业的时候,也是先要求大家先去了解整个换专业流程,不同的学校流程不同手续不同,你要先通盘了解整个流程的节点和办理周期,然后才能权衡换专业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

这是一种做事情的方法,做任何工作都一样,先要建立对一个工作的流程框架。这个方法也有一个好听的说法,叫“大局观”,人有了大局观,做事情就可以忙而不乱,松紧有序,有条不紊。不会因为这里想漏一点,那里临时想起一点而把自己变成了救火队员。

我分享了一个关于《如何邀请嘉宾做一次校园讲座》的长微博,正好我用这个例子做一个分享。

我把邀请嘉宾讲座分为五个大阶段:1、活动策划--2、嘉宾预约--3、正式邀请--4、现场活动--5、活动总结

我就只是聊聊这篇文章写到的在活动策划阶段的整体框架。

对于这个阶段我设计了一张表《社团讲座活动策划要点一览表》,主要内容如下:

1、讲座听众:针对哪一类目标人群举办讲座?

2、讲座主题:设置哪些主题目标人群可能感兴趣,能否得到官方认可?

3、邀请嘉宾:可以尝试邀约哪些嘉宾来讲,能否长期合作?

4、讲座规模:准备组织多大的规模,场地是否有保障?

5、讲座费用:要多少宣传费用,嘉宾差旅及礼品费用,人工成本?

6、讲座时间:讲座可以安排在哪几个大时间段?

有了这张表,大家就有了一个局部阶段的整体思维,这张表也是一张工作完成清单自我检查表,如果一项项完成下去,你的讲座策划就不会出现低级遗漏,导致后期出现大问题。

校园讲座常见问题:

比如邀请我讲座的社团五花八门,大部分社团是看到我鼓励他们邀请我去高校讲座,而尝试邀请而成行。但实际上一个社团要发展,应该有自己的定位,不能满足于邀请了名人讲座,要想想自己社团发展需要邀请怎样的名人,针对怎样的目标群体,做怎样的分享?

如果定位不准,很多讲座自然效果不佳,那么后面的组织工作其实都是浪费时间。(这种定位也是要制作讲座PPT时一样也要考虑的事情)

还有的同学在网上和我预约讲座,却根本没有事先和学校沟通好,先和我沟通了半天然后再去找学校时被学校拒绝,再很遗憾告诉我对不起学校不同意。

这样就是犯了初级错误--必须先得到内部许可再做邀请。要对外沟通,必须先在内部搞定关键资源,有把握才能邀请嘉宾,否则就会浪费大家的时间。

如果有了这张清单,大家看看,即便是没有多少工作经验的人,也能一项一项对照把主要的工作尽可能一次做到位吧?

这样的清单就能帮助新手做好工作,也能帮助他们快速攒经验值,更能够避免他们犯错误而让老人来救火。避免了这些问题,工作中的时间自然就节约了下来。

要节约这些时间,就需要有人认真细致总结这些工作中的细节,并把它结构化,要么变成一个标准作业SOP流程,要么变成一个自我检查清单,或者其它便于大家操作形式。

像我的朋友@萧秋水 ,经常出差,所以她就做了一个关于出差的自我清单检查思维导图,每次出差,对着看一遍,自然就不会遗漏什么东西,等到要用时到处借或找,又会浪费大量时间。

这样的清单,她不仅仅做了一个出差的,还做了一个旅游的,现在又做了一个培训的,因为目的不同,所以清单需要经常更新,经常升级,这样才能保证你的时间管理整体框架总是和自己的现状保持一致。这个在企业管理就叫流程优化和改进。

所以我做过的事情,我不仅仅是会总结,我会抽一个相对有空的时间,把这些事情前因后果想一想,变成一个经验框架。下次行动,我会想想这个框架,对照一看,就会轻车熟路马上搞定问题。

这样重复性,或者相似的工作,我就可以做到比普通人高十倍效率完成。

这样的总结,不一定要是很大的事情,可以是生活或工作中任意小事情,越是重复性发生的事情越值得深入总结。

比如我总结过如何找图片,如何写博客,如何做论坛,如何聊QQ,如何管理QQ群,如何上班选行车路线...

关键是你要培养随手把自己生活中相关事项变成一个小框架的习惯,虽然在总结时你会先多花很多时间,但是最后你就大大节约时间。

讲到这里,我也说说什么是好的总结?

就是别人看了你的总结知道自己也可以怎样做,这才是好总结!

否则你做再多的工作也不过是经历,不是经验!

经验一定是经过结构化思考后可以系统复制的东西,而可复制的东西总是能找到节约时间的方法。

我常常说:一个优秀的人只需要完整做一件事,就能充分证明他的能力。

  • 为什么说结构化思考也是时间管理的利器?
  • 时间管理的方法
  • 时间管理培训要点
  • 时间管理的办法
  •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
  • 热门搜索
    红色旅游线路 北京著名旅游景点 南京旅游路线 华山旅游图 深圳旅游地图 塘沽旅游 泸州旅游景点大全 贵州赤水旅游景点 黑龙江旅游攻略 山东泰山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