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与清代接胎痕区别

 时间:2024-10-11 21:37:32

明代跤耧锿葡与清代接胎痕的区别是痕迹轻重不同,明代接胎痕一般都比清代的厚重,弘治以前注重修胎,接痕不大明显;正德以后及明末各朝接痕特别明显,胎体更为厚重粗糙,民窑器物尤甚。多有“火石红”的现象,俗称“黄溢”。

从工艺上来说,明代的罐子上下一般有明显的接胎痕迹,底足也不一样,清代一般它的底足要修成像泥鳅背一样,而明代的是削足,有明显的刀削的痕迹。

明代与清代接胎痕区别

接胎痕工艺的特点

接胎痕由于在拉坯成型过程中上下对接的要求,使得在对接处的胎泥发生内外膨出,而修胎技术相对注重外表,施釉成器后还是可以看见一圈类似“腰线”的特征,而器物内由于处理更草率,使得内堂一圈更为突出。雍正以后器物由于修胎规整,基本就没有这个特征了。

而近年做假东西时,在做这个接胎痕迹时,故意要让爱好者看到这个“缺点”特征,但却因为造作而暴露了生硬的致命不足。接胎痕迹最常见的是在器物中间、其次在底部和肩部都有见。以瓶、罐等立件多见,盘碗不见。

  • 怎么鉴定老瓷器
  • 玛瑙珠子风化纹做旧方法
  • 瓷器气泡鉴定 最新瓷器气泡鉴定方法
  • 红山文化玉最快的鉴定方法
  • 豇豆红瓷器鉴定要诀
  • 热门搜索
    云南腾冲旅游 去云南旅游最佳路线 韩国个人旅游签证 环球旅游 吉隆坡旅游 浙江省旅游局 乌兰察布旅游 泉州旅游攻略 诸暨旅游 美国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