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红釉瓷器底足特征

 时间:2024-10-13 09:30:36

民国埂筝田奔红釉瓷器底足特征:呈现出米黄色及苹果绿的釉色。

从其瓷器的底部恝依在绌来看,瓷器表面的红色釉面从瓷器的口部逐渐向下增厚,并且在瓷器口部沿边的位置露出了一圈雪白的胎质。整个瓷器的釉面到了瓷器的底部突然停止,成为了釉面最后的地方,导致其底部还呈现出米黄色及苹果绿的釉色,这一点也成为了鉴定红釉瓷器的重要依据之一。

民国红釉瓷器底足特征

如何从底足判断瓷器:

底足中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纹及切削纹)、“跳刀痕”、“棕眼”、“火石红”(窑红)、“垫烧痕”、“湖米底”、“敲底”、“沾窑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显的年代痕迹。­

“乳突”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突起。元代“乳突”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小,永乐、宣德有细小“乳突”,虽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较少见,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一直到崇祯才消失,这就是说“乳突”是明及明前古瓷的特征之一。­

  • 大明宣德炉鉴定方法
  • 红珊瑚鉴定方法保养技巧
  • 顾景舟紫砂壶真假鉴别方法是什么
  • 和田青花玉和青花籽料的收藏价值
  • 珊瑚鉴定方法最简单的
  • 热门搜索
    深圳好玩的旅游景点 深圳西冲旅游攻略 光雾山旅游攻略 南京旅游景区 去香港的旅游团 旅游服务业 旅游搜索 金华旅游景点大全 郑州旅游学校 沙家浜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