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世界和生活的认知主要来源于父母。国外网站的一位作家为大家整理出了父母介绍生活技能给孩子的正确时期,告诉你不同的技能该在什么年纪的时候介绍给孩子,什么时候你该放手让小孩发展出自己的步伐。
技能二:游泳 (1~6 岁)
游泳可说是婴儿本能,毕竟他在离开母体之前,十个月都是在水中生活。很多父母,从出生就开始让婴儿学习游泳。
不过根据美国红十字会游泳和水上安全技能图上面所公布的资料建议:
6 个月到 3 岁的小孩,先学习基本的技能,像是浸入水中,漂浮,和划水。
4~5 岁之后,在开始学更多技巧,这时他们手脚协调性较高。
6 岁及以上的小孩,再开始练习划水。因为划水需要更强的全身协调性,这样循序的学习,可以让他们成为有自信又熟练的游泳者。
坊间也有些婴幼儿游泳班,可以参考。另外平时可以在洗澡时,慢慢培养孩子习惯水中的感觉,可以使用莲蓬头淋浴,或者互相轻轻地玩泼水游戏,使其慢慢适应。不要操之过急,要详细的解说,给他心理准备。
能四:自我保护 (2 岁以上)
社会乱象使得做爸妈的每天提心吊胆,之前在网络上疯传的一段影片《你确定你的小孩不会跟陌生人走吗?》,更是让爸妈们发现,孩子比他们想像的更容易相信陌生人。
所以从孩子懂事之后,尤其开始上幼儿园之后,我时常排演各种状况,甚至角色扮演,来跟孩子说不要跟陌生人走。
在孩子 4~5 岁以后,可以开始帮孩子塑造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隐私处不可碰触。让孩子了解人我之间的分际,了解如何自我保护。
?能五:自己洗澡 (3 岁以上)
孩子 3、4 岁时,活动量增加,大肌肉发展成熟,正是强化与精熟动作的好时机。所以这时候开始让孩子自己洗澡,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因为浴室潜藏许多危机,容易摔倒或是有溺水的可能,所以三岁可以开始培养孩子自己洗澡的能力 (包含洗头以及清洗私密处),并建立在浴室里的安全规则。
因为在 5、6 岁之后,他们可能开始要求独自洗澡,这时爸妈尽量还是要注意,控制时间与注意安全。大约要在 8 岁之后,才能开始真正的让他们独自洗澡。
在上学之前,六到八岁是另外一个黄金时期,这时候孩子的心智已经较为成熟,从生理层面的技能,慢慢转进到心理层面的技能。让我们来看专家们会建议哪些生活技能最好等到六岁之后再来教?
技能七:自己系鞋带 (6~8 岁)
从我自己小时候的经验来看,绑蝴蝶结实在不是一项容易的能力。它曾经给我重重的挫败感,到如今还深刻的存在记忆中!
虽然我不记得爸妈是几岁开始教我的,但我记得,我怎么样也搞不懂把线穿来穿去的这项魔术。所以最后爸爸只好教我比较简单的绑法,就是把绳子先打好两个圈后,再交叉打结。
用简单的办法做好一件事情,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重点是这时候我的妈妈说了一句话:“你这样教他,他一定永远学不会本来的那种打法。”
有趣的是,很多年来我的确就是用这个简单的打法,直到有一天我绑着绑着就发现,单绳绕另外一个圈圈的方法,其实好简单,不用教我就体会出来了。
所以,我记得那种急切想要证明自己可以,却没办法突破的感受。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特别强调,确认孩子准备好,再教。不但事半功倍,而且也增加了孩子的自信!
虽然现在产品的设计更贴心了,需要孩子绑蝴蝶结的机会大概更少。毕竟最近 Nike 都出了会自动绑鞋带的球鞋。
不过,身为两个女孩的妈妈,要是未来想要在服装打扮上轻松一点,从 6 岁就开始教姐姐,也许未来妹妹的服装就不需要我打点了!
另外,如果孩子灵活性很强,很能处理小钮扣或是画画能力不错,也许可以更早一点教他们。建议爸妈们不妨先用跳绳,教孩子学打结。
能九:照顾小生命 (6 岁以上)
我们看过太多汪星人与喵星人跟小婴儿和谐相处或是逗趣互动的影片。但是要几岁后才该让孩子养宠物呢?
兽医 Butch Schroyer 博士就建议最好在 6 岁之后再交付照顾小生命的责任给孩子。2 岁的孩子可以让他们接触园艺,开始照顾植物;也可从小金鱼和黄金鼠开始,再来才挑战猫或狗。让他们开始了解生命与责任的意义,并观察孩子适不适合养宠物。
虽然许多专家学者不断列出各种好处,芬兰的研究也发现与宠物共处可提高免疫力。
瑞典 Uppsala 大学研究也显示:家有宠物狗的孩子不易罹患哮喘病。但因为 6 岁以上的孩子,对于生命的体验,以及责任心的建立会有比较成熟的态度。
所以务必确认孩子已经是能够在其他事务上表现出责任心和愿意照顾的态度,再开始让他们认养宠物。
能十:独自使用地图和搭乘大众交通工具
(6 ~13 岁以上)
我想在这个社会乱象下,若是提议让孩子自己回家,恐怕会有许多反对的声浪。在日本大约 6、7 岁就会让小孩独自搭乘公共运输工具。
但是,要是反问我,身为一个妈妈,我几岁才能够让孩子独立搭乘公车,我真会觉得要小学毕业之后,我才有勇气。
美国专家建议,我们不能不让孩子学会自立,但这取决于你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跟当地的交通状况。
因为最难的可能不是搭乘交通工具,而是安全过马路的问题。所以事先培养孩子对周遭环境以及地理位置,知道遇到紧急事故,应该要怎么处理? (让孩子随身携带或是记诵父母的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