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改革已然是现在进行时了,从2017开始,数十个省份已经开始了高考大改革。高考改革到底有哪些?改革后高中生如何选择科目考试呢?2018年8月23日,北京市教委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方案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学生可在6门科目中,自选3门,进行等级性考试,计入高考成绩。理想状态下,16岁的高中生可以自主选择喜爱或擅长的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向家长和学校了解与这些科目相关的职业,并最终自主选择报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2018年8省市加入高考改革,包括河北省。2018年原计划有18省市加入高考改革,实际只有江苏、广东、福建、湖南、湖北、重庆、河北、辽宁等8省市加入了。对于按原计划启动高考改革的省份来说,学生和家长的心也就定了。而对于推迟高考改革的省份的学校、老师以及学生和家长来说,却对改革何时启动、高考改革方案会有怎样的变化,不断产生新的焦虑和误读。

3、举个例子,某考生物理成绩卷面分为95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那么按照等级赋分方案计算,他计入高考的物理器皆阄诟分数应该为100分;如果他这次考试强手多,95分的卷面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2%,参照等级比例和赋分值,他计入高考的物理分数应该为97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可以把六个可选科目编排一个从最容易拿分,到最不容易拿分的顺序,选择前三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2018年9月,“中国高校录取特征指数研究课题组”在河北省内走访了25所学校,3000余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研。据数据统计百分之76.3%以上学生临近填报才开始计划志愿,百分之68.5%以上学生会忽视志愿清单规划,绝大多数学生只有临近填报时才会想起来再做准备,其实这时已经来不及了。高考新政策给我们带来的疑问层出不穷,各种传闻不断出现,各位家长应该怎么办? 都说新高考对考生来说是个机会,可是我们怎么抓住他们?上千所大学,几百个专业,怎样选科,才能体现出给孩子创造机会?既要考虑学生们的潜能,又要符合国家政策,还要迎合社会需求。这些问题给家长们带来了很多困扰,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5、此后,庞国良教授推出“高中升学规划”讲座,进行全国巡回演讲,并在全国重点高中进行巡回讲座,首创高考被录取概率分布模型及高中生心理潜能评价模型,成果汇集大量数据及分析,被评为高考“利剑”,一对一帮助考生正确填报志愿,让高中升学规划具备强大的理论基础!庞国良教授表示“正确的选择,才能有笔直的道路。”同时认为认为,只有认清自我、确定目标、提前布局、科学规划、才能完成人生的阶段目标,为未来就业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