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是一种真菌,入药部位是菌核,菌核埋于土中,略近球形或长圆形。小的像拳头般大小,大的可达到数公斤。菌核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和茯苓多糖、氨基酸等。一般7~9月份采挖,除去泥沙,堆在一起至“发汗”后,摊开晾干,再“发汗”,反复几次直到出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后,阴干,形成“茯苓个”。新鲜的茯苓按照不同的部位切开,阴干,形成“茯苓皮”和“茯苓块”。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2、增强免疫力。含有的茯苓多糖体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能够促进淋巴扭箧别砷细胞增殖,也能够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同时可以钒捌貉穗升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也增强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能够使胸腺、脾、淋巴结重量增加,具有抗胸腺萎缩和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

3、镇静,安神。对戊巴比妥的麻醉效果有协同作用。可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多用于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气血不足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等症状。

5、保肝。茯苓含有的羧甲基茯苓多糖具有保肝作用,可以加速肝再生速度,防止肝细胞坏死,增加肝脏重量。

8、抗病原微生物。可以用于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也可以抑制结核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
使用
1、可以做煲汤时的配料,也可放入粥中,还可泡酒、做饼,也能做成茯苓膏。
2、茯苓易损耗津液。阴液亏虚,肾虚遗精遗尿者,慎用或禁用。
3、不可过量,以免损伤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