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部分:用CorelDraw完成字符绘制
2、启动CorelDraw,绘制出要作为字体的图形(在此省略了具体的图形绘制的过程,具体的绘制方法可以参阅其他相关教程和书籍或访问天极设计在线的CorelDraw专栏)。

4、将所有对象的组合操作完成后,选中其中一个要作为字符的对象(在这里选择的是小写的"a"),点击"文件"-"导出"或直接按下快捷键"Ctrl+E"。此时将弹出"导出"对话框,在文件类型中选择"TTF-TTF字体文件",在文件名称中输入要导出的字体文件的名称,并且确认已在右下角复选框中的"仅选中的"一项前打上钩。

6、按下"确定"后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要求再次确认,再次点击"确定"进入"字体导出"对话框。由于在这里只制作了字母A-Z的大小写和标点符号,因此在右上角"字符块"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基本拉丁文",在下面的列表中选中小写字母"a"。我们还可以点击左下角的"选项"按钮调出刚才的"导出选项"对话框来对之前的设定进行修改。在"选项"按钮上面的部分主要是字符的行列间距、字符大小等的设定,建议还是到Font Creator Program中进行设置,在那里的设置要比在CorelDraw中的更直观、便捷。

10、选择"文件"-"打开"-"字体文件",打开刚才制作的字体文件(其实前面CorelDraw制作的TTF文件已经能够使用了,只是使用CorelDraw生成的字体文件很不稳定,容易导致死机,因此这里使用Font Creator Program进行整理)。
11、不要关闭刚才打开的文件。选择"文件"-"新建",弹出"新建文件"对话框,这里有三种字符集可供选择:a.Symbol(符号字体),这类字体内部不包含索引表,自由性比较大,通常用来存储一些非标准符号,在一些软件中可以作为图形插入,Windows中的Wingding就属于这种字体;b.Unicode(编码字体),这是现在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是为了协调东西方语言的字符数量相差悬殊而制定的一种16位符号编码策略。Unicode可以表达65536个字符并为每个符号建立唯一的字码,保证了字符编码的正确性。c.WGL4,这种字体和Unicode很相似,Font Creator Program在安装目录中的"Template"子目录里提供了一个WGL4编码的字体,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在此选择Unicode一项,新建一个空白的字体文件。
12、切换到刚才打开的那个刚制作出来的字体文件(可以注意到它在Font Creator Program中显示非常混乱,这也是不推荐直接使用CorelDraw输出的字体文件的一个原因),双击其中的一个方框,将弹出字符编辑窗口。用鼠标拖曳一个矩形框将其中的字符全部选中,按下"Ctrl+C"将其复制到剪贴板中。


15、完成该字符编辑后,将字符编辑窗口关闭。这时代表字符的方框的左上角显示的"a"已经由灰色变为绿色了,表明当前位置中已经有物件了,此时建议将文件保存一次。重复4-6步骤,将其他的字符也用相同的方法转移到新建的文件中并进行调整。当所有的字符都完成以后,会发现新建的文件中的字符显示要比最初由CorelDraw直接生成的文件中的整齐多了。

17、在字符都已经绘制完成以后,就可以将字体命名发布了,由于这里制作的不是用于商业发布的字体,自然不必遵循严格的命名规范。点击"格式"-"命名",进入"命名对话框"。在右边的命名区中输入自己想要的内容,要注意的是,"版权信息"、"字体系列名称"、"字体完整名称"和"字体子集名称"最好不要空白,其他的则可以不选。点击右下角的"高级"按钮还可以对字体的名称进行进阶设定。在左边的"平台"设置区可以选择不同的平台,同时右边的命名区中的内容也会相应改变。

18、按下"保存"按钮,一个自己制作的字体就大功告成。欣赏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吧